文:緣來如此
圖: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
古人說三歲看大,七歲看老。童年的經(jīng)歷對一個人的品格的形成至關(guān)重要,阿德勒說“幸運的人用童年療愈一生,不幸的人用一生療愈人生”。
父親的寬厚仁慈,與世無爭,母親的勤勞簡樸,善良豁達,伴隨我們姊妹三個度過了快樂難忘的童年,養(yǎng)成了我們堅韌、質(zhì)樸、大度的優(yōu)良品格,讓我們終生受用,受益一輩子。
一九六九年春天,父親退伍終于等到了分配,可以選擇縣里的文化站和鄉(xiāng)里農(nóng)技站,比較來比較去,因為農(nóng)技站工資高又比較熱門,父親選擇了農(nóng)技站。
因為那時是集體耕作,還沒有分產(chǎn)到戶,農(nóng)技站是最搶手的工作,全鄉(xiāng)的耕地就靠幾臺拖拉機,農(nóng)忙時候耕作到夜里是常有的事,但當(dāng)時農(nóng)技站福利也是最好的,父親第一個月工資是二十八元,成了我們村的第一個“來元戶”(對拿工資的特稱”)。家里的日子便一天好似一天的到來。
童年快樂有趣的記憶從我出生的那一年開始。
一九七四年夏天,當(dāng)隊長的爺爺?shù)洁l(xiāng)里的磚窯廠去擔(dān)任廠長,村里改選隊長。
全村的男女老少聚集在村東頭的濃蔭大樹下,年齡大一點的老者,用手中的蒲扇往樹根旁一放,手里磕著長長的煙袋,席地而坐;婦女穩(wěn)重些,從家里自帶個小板凳,坐成一圈,大多一邊納著鞋底、鞋墊之類的活計,一邊做著一邊相互比較誰的手工活更好看;年輕一點的姑娘、小伙圍在外面,三三兩兩的搭著肩勾著背,嘻嘻哈哈的說笑著。
會議開始提議隊長人選,一時間大家七嘴八舌的提議張三李四,一度場面異?;鸨x了幾個人都不想干,因為那時候的隊長不像現(xiàn)在的支書,有工資有補助,只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差事。誰也不想出這個頭,備選的人也都不是十分樂意接這個差事。
這時,母親放下手中正納的鞋底,來到人群最中間說:“大家如果信任我,我來干這個隊長!”人群頓時一片肅靜,連一根針掉到地上都能聽到。婦女要當(dāng)隊長好像誰都沒聽說過,大家想也沒有想到母親會有這樣的想法。時間像凝固了一樣,大家都不一聲不吭沒人言語。
德高望重的敬禮爺爺打破這尷尬,“我看二孩家媳婦倒挺合適,她到我們村以后,大家都能看到她潑辣能干,能寫會算,經(jīng)常出一些新鮮的點子,帶領(lǐng)大家干得熱火朝天。我同意?!彼脑捯粢宦?,人聲開始鼎沸,“同意!”“同意!”,也有人嗤笑著說:“行,看看婦女隊長能把我們帶到茄子棵里去不?”反正說啥的都有,但大多數(shù)的村里人還是很看好母親的擔(dān)當(dāng)和魄力。
最后母親當(dāng)仁不讓的擔(dān)任起我們村第一個婦女隊長,接替了爺爺?shù)穆殑?wù),母親認真潑辣,居然還真干得風(fēng)生水起。她常常以身作則,白天跟隨村里人辛苦勞作,晚上整理工分記賬,里里外外打理著村里的大事小事,不久便在大集體里這個難纏的隊伍里站穩(wěn)了腳跟。
奶奶看母親主動擔(dān)任婦女隊長,嫌她一個婦道人家盡出洋相和風(fēng)頭。她對母親說;“光老大家的三個孩子我都看不過來,你有能耐,孩子自己想辦法,我給帶不了!”
哥哥和我相差不大,那時他兩歲多,我才幾個月大,奶奶不給母親帶孩子,父親不在家,她只能自己想辦法。去干活時母親便用一個肚兜勒住哥哥的小屁股,兩邊袋子往脖子和腰上一系,把哥哥背在后背上,哥哥的問題是解決了,我呢?幾個月大的小娃娃怎么辦?干活總不能背一個再抱一個!說了您可能不會相信,母親腦子能靈光的想到把我放進蚊帳頂篷里的主意。
那時候的蚊帳不像現(xiàn)在這么簡易,現(xiàn)成的桿子一搭,蚊帳便支好啦,以前的床四個角都有高出床板的木樁,就是為搭蚊帳用的,將四根竹竿綁定在板床四角木樁上,用兩根細一點的竹竿穿過蚊帳頂篷的兩邊,再用帶子把交叉的帳頂四角綁緊,四平八穩(wěn)的蚊帳便穩(wěn)穩(wěn)當(dāng)當(dāng)?shù)闹Ш昧恕?/p>
母親喂飽我,哄睡了,便把我往帳篷頂上一放,蚊帳中間便凹進去,四面高中間低,把我包圍在中間,她便帶人干活去了。在她心里即使我醒了哭鬧幾聲也沒什么,反正幼小的我是從蚊帳里爬不出來的。
后來把我扔進蚊帳頂篷的時候,也順手放進一些好吃好玩的。母親說剛開始我也會扯破喉嚨哭喊,一看到母親回來,便眼淚鼻涕的一大把,像受了天大的委屈。后來時間長了,沒人理也便不哭不鬧的,成了個乖孩子,有時候就連母親回來了,還不愿意從蚊帳里出來,因為呆在里面有好吃的。就這樣我在蚊帳頂篷里一呆就呆了好長時間。
再大一點,會走路了,哥哥便擔(dān)任起看管我的重任。有時母親也怕哥哥到處亂跑,怕帶不好我,就在哥哥的腰上系上了一個棉布帶子,另一端綁在樹上,再用根繩子把我栓在哥哥的手心里。
然后,笑著對哥哥說:“委屈你一會孩子,一定看好妹妹,回家媽媽獎勵給你一個大雞蛋?!备绺鐬榱四莻€大雞蛋總是樂呵呵的點頭答應(yīng),而母親也從未食言過。那時也好在鄰居嬸子大娘們,看母親一個人忙不過來,也經(jīng)常時不時捎帶著給幫忙帶一帶我們。
就算母親再精心安排哥哥,哥哥也有不聽話的時候。哥哥怎么說也是個孩子,他也不想總干這枯燥的看我的工作,有時大人一走,他就跟小伙伴們捉迷藏撒野去了。我挪著不穩(wěn)的腳步,根本就追不上他們,有時我就一個人寂寞的玩。
有一次哥哥又撇下了我一個人,我無聊的在原來生產(chǎn)隊的飼養(yǎng)棚前玩耍,飼養(yǎng)棚前有個很深的大坑,是以前喂牛時候村里泡飼料用的,已經(jīng)廢棄好久不用了,時間長了,里面積水很深成了個深水潭。
我來到坑邊挖泥巴,玩的正起興的時候,不小心突然滑到了坑里。瞬間深水沒過我的頭頂,我兩只小手拼命撲棱著搖晃不停,恰巧路過的守甲大爺及時發(fā)現(xiàn),把我給撈了起來,不然我的小生命早就一命嗚呼了。
經(jīng)過這次驚險的遭遇后,母親思考了很久,她也注意到干農(nóng)活時很多婦女都帶著的孩子,在田間跑來跑去很不安全。村里的蘭姨喜歡唱歌,干農(nóng)活休息的時候,我們這幫小孩子經(jīng)常圍在她身邊,讓她給我們唱好聽的兒歌。
母親靈機一動,找蘭姨商量:“蘭,你喜歡帶孩子、唱歌,咱隊里的那一間半牛棚現(xiàn)在閑置著(就是母親以前借住的地方),收拾收拾打掃干凈,給孩子們找個窩,你負責(zé)看管好他們,隊里照樣給你記滿工分,如何?”蘭姨長相俊俏,有點瘦弱,小時候因為意外一只腳有點瘸,干起農(nóng)活來的確很費勁。這個美差她自然欣喜答應(yīng)。
說干就干,牛棚收拾妥當(dāng),找?guī)讞l桌椅板凳,便成了村里一大幫孩子的安樂窩。那時候還沒有幼兒園這一說,但形式倒也差不多,雖然不像現(xiàn)在的幼兒園,有書有本有作業(yè),蘭姨只帶著我們唱兒歌,做游戲,孩子們快樂的歡叫聲常常響徹云霄。一吃完飯,孩子們不用大人交代,就撒腿跑到牛棚里等蘭姨的到來,大人們也盡管放心的去干活,再也不用擔(dān)心孩子們亂跑沒有著落。
一九七六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。對于中國來說可謂災(zāi)難深重:周恩來、朱德、毛主席相繼逝世、東北隕石雨、唐山大地震,這一年是改變中國命運的一年,在這一年里結(jié)束了文化大革命。
這一年我只能說有一點點模糊的記憶,有兩件事是有點印象的。
七月份的夏天,天氣燥熱,母親在院子里搭了個小庵子,就是用那種茅草和蘆席圍起來的,里面在草堆上放上涼席,晚上一家人就擠在那張窄窄的蘆席上睡覺。我不明白為什么好好的房子不住,偏要擠在小庵子里。后來多年以后看了上演的《藍色的閃光之后》,才知道當(dāng)年的唐山大地震,景象是何等的慘烈,才知道小庵子是當(dāng)時用來避震用的。
再之后就是九月份的一天,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,母親從外面回來,手頭攥了份報紙,進屋就哇哇大哭起來,不知發(fā)生什么事情我和哥哥大氣也不敢出?!熬磹鄣拿飨。∥覀冇肋h愛戴您!”母親一邊念叨一邊擦著豆粒般滑落的淚珠。
后來我們才知道,是毛主席去世了。母親在東北參加過紅衛(wèi)兵,毛主席語錄背的呱呱地,她對毛主席的崇拜是五體投地,她們對他老人家的敬佩和愛戴遠比現(xiàn)在年輕人多得多。毛主席的去世,她傷心難過了很長時間。
一九七八年,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,將改革的春風(fēng)吹遍祖國神州大地,中國實現(xiàn)了偉大的歷史轉(zhuǎn)折,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建設(shè)進入新時期,開辟了中國共產(chǎn)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的新篇章,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里程碑。改革后的中國,呈現(xiàn)出欣欣向榮的景象,中華大地再次煥發(fā)出活力,商品經(jīng)濟開始了起步階段。
那時如果想買東西就步行七八里地到縣城趕集去。一大早,父親用他硬硬的胡茬,輕輕的蹭在我臉上,我一骨碌跳下床,不等父親安排,就快快的收拾好等著去城里。
“帶閨女趕集去嘍!”父親雙手托起,一把就把我舉過頭頂,兩腿搭在他脖子兩側(cè),俗稱“騎尿脖”,一路上說說唱唱便到了城里。到了城,第一件事便是給我買上一毛錢一只的肉盒子,熟脆金黃的油炸表皮,里面裹著肉末和粉絲的餡料,咬一口香噴噴,別提有多好吃!以致現(xiàn)在看到餡餅總想吃上一口,但多年來再也吃不出當(dāng)年的那個味道了。
吃完餡餅,不無例外的去逛逛,看有啥好玩的。父親是個喜歡新鮮事物的人。逛上一圈,總會看上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兒。家里的條幾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奇怪物件,所以每次出門前,母親總會偷偷叮囑我,“別讓你父親亂買東西”。
有一次趕集,父親看上了一只卷著鼻子的陶瓷象,那是一只四只站立的小象花瓶,厚厚的象屁股著地,白色肚皮上四只蹄子向前向上伸展著,直直的象鼻子向上高高挺起,把花插進象鼻子里,就是漂亮的小花瓶,小象看上去栩栩如生,像是活了一般可愛至極。
父親愛不釋手,我看著也很喜歡。一問價格一元錢,父親喃喃自語“太貴了,太貴了!”可父親轉(zhuǎn)了幾圈還是念念不忘,低聲給我商量:“閨女,你喜歡那只小象花瓶,我把它給你買回家吧?”想起母親叮囑的話,我很堅決的說“不買,太貴啦!買回家母親會生氣。”但最后父親還是圍著那攤子不肯離去。
“這樣,閨女,我另外再給你買朵花,插小瓶里,你看看漂亮不?但你得給你媽說是你要買的,多少錢自然也不能實話告訴她,就說連花一起五毛錢,行吧?”看著父親祈求的眼神,我心里想五毛錢,或許母親能接受,便答應(yīng)下來,實際當(dāng)時插上花的象瓶是一塊二毛錢,這是我和父親之間隱藏很久的秘密。
那只小象花瓶也一直被當(dāng)成寶貝似的,父親把它放在當(dāng)門最顯眼的位置,一進屋總好像看見活生生的小象在招手致意。有時鄰居夸獎小象真生動形象,父親那雙眼睛就瞇成一條線似的。直到多年以后,這秘密在一次無意之中泄露了出去,母親笑著說:“我當(dāng)時就覺得沒那么便宜,過后在集上看見問過價,沒你們說的那么便宜,一塊多錢才能買到,看你們爺倆那么喜歡就沒揭穿你們而已”。
父親除了喜歡購買各式各樣的小物件,還喜歡飼養(yǎng)小動物。
家里自我記事開始起,父親養(yǎng)過無數(shù)的各種動物。我最喜歡的就是他飼養(yǎng)過的幾只長毛兔。白白的長絨毛摸起來絲緞般的順滑,紅色玻璃球般的眼睛熠熠發(fā)亮。小朋友們常來我小院里的兔籠前,都盼望能摸一摸它長長的兔毛是什么感覺。我便成了孩子王,誰聽我的話會優(yōu)先享受到先摸的待遇。
過一段時間,兔毛長了,父親便讓我?guī)兔Π醋⊥米拥乃哪_,笨手笨腳的開始剪兔毛,常常弄得滿地都是也剪不了多少下來,最后還都是母親過來,三下五除二的把兔子長毛修理下來,剪下的兔毛拿到集鎮(zhèn)賣了換零花錢。
再過些日子,父親不知又從哪里找來一只小黑狗,總之院子里養(yǎng)過無數(shù)的動物,熱鬧非凡的雞飛狗跳聲,每天伴隨著我家的院落,也召集到很多同齡的伙伴們搶著到我家里來玩。
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來,母親是個熱心人,自然忘不了幫助過她的左鄰右舍。父親時不時從農(nóng)技站不是帶回兩只西瓜就是一些肥皂、毛巾之類的日用品。母親總是分給鄰居們一些,左鄰右舍沒有一個不夸母親的大方。
記憶中尤其是夏天,那時我最開心的就是等母親把西瓜一塊塊切好,按她吩咐今天東鄰大娘嬸子家,明天西舍叔叔阿姨家,挨個送過去。村子里沒吃過我家西瓜的不多。鄰居們都夸獎我是好孩子,跑的滿頭大汗的我比自己吃了西瓜還香甜,爭著給左鄰右舍送西瓜,也是那時我跟哥哥爭著搶著要做的事。
母親不僅熱心腸還特別心靈手巧,她會用一只細細的鉤針,編織成大大小小的各式圖案,蓋在家里的茶壺茶盤、桌子椅子上,溫馨漂亮極了!鄰居有相中的,母親毫不吝嗇,“拿去吧,回頭我再勾”,這是她常說的話,有些鄰居大嬸也都找她來賜教,跟著學(xué)著編織些小玩意,家中經(jīng)常洋溢著一群女人的歡笑聲。
印象最深的一次,是母親不知從哪里看上一件花裙子,那時購買糧食、布、肉類都得憑票購買。
母親把平時不舍得用的布票拿出來,她讓父親從買回幾尺格子布,第二天裁吧裁吧,一件可體又漂亮的花裙子便讓我穿上了身,格子裙收了腰,袖口、底邊打著漂亮的小褶皺,胸口一排小扣子底下,也鑲上了兩排花邊,裙子底邊打的皺褶一層層散開,剛好到小腿中間。
穿上它整個人頃刻間變成公主一樣,那感覺終生難忘,至今都覺得沒有哪件衣服可以和當(dāng)年的那件相提并論。我穿著公主裙,恨不得跑遍村子的每個角落。
后村的嬸娘直夸獎:“這丫頭的裙子真漂亮,在哪買的?”有認識我的大娘說:“‘來元戶’的閨女,她母親手巧的很,隨便給她二尺布都能做件好衣服!”大娘說的說的一點不過,那時候我就是我們村的小公主,各式各樣不同風(fēng)格的小裙子只有我穿來穿去不重樣。
后來很久以后,母親擁有了一件寶貝就是縫紉機,那是父親看她心靈手巧喜歡剪剪縫縫,特地托人從縣城找熟人給買回來的,母親看誰穿的衣服新穎,立馬左瞅瞅右看看就能照著樣子做出來,甚至更漂亮更好看。
所以,凡是媽媽給我裁剪的衣服,經(jīng)常是最時髦和流行的。孩提時代受母親的影響,我穿衣服也稍微講究些,現(xiàn)在女兒給我聊天時,經(jīng)常表揚我“媽,你還挺時髦的,我們同學(xué)都覺得你年輕!”聽女兒如此的夸獎,我心里美滋滋的就會想起那條漂亮的小裙子。
我從小到大是哥哥的跟屁蟲。母親手腳勤快,從小她做飯就讓我們給打下手,她一點都不害怕我們燒不好鍋或切不好菜。在她的示范下,我們經(jīng)常能變著法兒做出很多好吃的出來。
母親有時出門干活前安排哥哥說“我要回來的晚,你就先把米飯給蒸了?!蹦菚r候蒸米飯沒有電飯煲,要自己燒火做米飯,火候不好掌握。哥哥有個竅門,說聞見米飯香就可以了。
但有時候加水的多少,很影響米飯的成色,水少夾生,水多太軟。日子長了,哥練就拿手的蒸米飯技藝,我最喜歡等著吃盛完米飯后,鍋底那層金黃香脆脆的鍋疙疤,咬起來嘎嘣嘎嘣脆,現(xiàn)在電飯煲里可弄不出那玩意兒,賣的鍋巴加了各種調(diào)料,早已吃不出那個最原始味道了。
有時爺爺想吃米飯了卻蒸不好,就喊哥哥去給做,實際在我記憶里,哥蒸的米飯也真不咋滴,只不過天常日久做多了,哥哥倒也心靈手巧會變著花樣做各式的飯菜。
常常父親去上班,母親去地里忙遲遲不回來,到了飯點,哥就問我:“妹,咱們今天吃點啥?”我就撿我喜歡的讓他做,但他的條件是我必須給他燒火打下手,沒辦法我也只好聽他的。
有一次哥哥想貼鍋餅,他和面,我加水,剛開始我小心翼翼不敢加水,就一點一點地澆,哥哥急的直嚷我,“多加點!多加點”我一哆嗦,整瓢水倒進去,“太稀啦,加面!”哥又吩咐,本來做一瓢面的夠了,結(jié)果我倆水多了加面,面硬了加水,最后好不容易弄了一大坨面出來,還是軟踏踏的粘不住鍋邊,沒辦法哥哥就拍成餅子放在菜里煮了一鍋。菜一出鍋,那餅沾滿了菜汁,吃起來香噴噴的,那滋味多年后一直記憶猶新!現(xiàn)在的地鍋雞貼鍋餅也就是那個味道。
還記得有一次上午,母親調(diào)好了餃子餡,準(zhǔn)備給我們包餃子,剁好的芹菜肉餡,香味四溢。哥哥圍著那餃子餡轉(zhuǎn)一個圈又一個圈,可母親還沒來得及和面,就因為爺爺在生產(chǎn)隊出了點意外,被鄰居急慌慌的喊走,帶爺爺去縣城醫(yī)院啦!
哥看著誘人的餃子餡饞涎欲滴?!懊茫蹕尩蒙稌r候能回來呀,要不咱們和面包餃子吧?”我說“等母親回來再弄吧!”有以往和面的經(jīng)驗,我害怕我倆弄不好,會把這鮮美的餃子餡給禍害啦!
哥可是說干就干,但面團和的還是不過關(guān),太軟,我餃子皮搟的也大小厚薄不一,缺邊少沿,哥哥包的餃子?xùn)|倒西歪,剛包好的餃子就拿不成個啦,“這可怎么下鍋呀?”哥哥邊撓頭皮,邊自言自語?!坝欣?,我在城里看見過蒸餃,咱們蒸著吃!”
鍋開了一會,我就想掀開鍋蓋瞧瞧熟不熟,看一次黑不溜啾的餃子不像母親包的餃子鮮鮮亮亮的,再看一次還是那個老樣子,燒火燒了好半天,哥實在等不及,就說拿出來嘗嘗,“熟了,熟了!”出鍋的面相自然無法入目,好在母親調(diào)的餡料好,不知是餓了還是自己的勞動果實最珍惜,那第一頓蒸餃吃起來比任何一次包的餃子都好吃!
母親對我們生活上言傳身教,要求不是那么嚴(yán)格,只要我們不餓肚皮,怎么搗鼓她都不生氣,但在學(xué)習(xí)上卻相當(dāng)嚴(yán)厲,從來沒有絲毫的放松過,她自己小學(xué)沒上完便因為要照看年幼的弟弟而輟學(xué),但她經(jīng)常偷偷背著弟弟到學(xué)校窗戶外面偷聽老師講課,自學(xué)完成小學(xué)的課程。對于我們,她那種望而不得的渴望我和哥哥當(dāng)時絲毫不能理解。
每天白天母親忙著在隊上干活,沒時間顧上我們,我們滿村跑著和小伙伴們一起踢毽子、擲沙包、玩游戲。但一吃完晚飯,別人家的孩子仍在村子里瘋跑著捉迷藏、跳大繩熱鬧無比。
母親卻在灰暗的煤油燈下,一邊納鞋底為我們做鞋子,一邊給我們姊妹講千奇百怪的神話故事,有時當(dāng)天不講給我們故事的結(jié)尾,讓我們自己設(shè)想各種各樣的結(jié)局。我常在夢中編撰她白天所講的故事,反正小時候我總覺得母親的腦袋像藏個百寶箱,里面的故事永遠講也講不完。
母親教育我們的方式,也不像一般的農(nóng)村婦女那樣大呼小叫的呼喊打罵,最多的時候,母親總是為了鼓勵我們多識字,變著法兒給我們獎勵。我們字寫得好,她掏掏褲兜,便掏出一顆顆牛奶糖;我們用心識數(shù),她會不知將藏在什么地方的果子端出來讓我們吃。有時看我們姊妹幾個誰故事講得好聽,唐詩背的流利,誰得的獎賞便最多。自然我們姊妹幾個為獲得母親多多的獎勵,也是使出渾身解數(shù),發(fā)揮神一般的想象編故事。
我快五歲的時候,哥哥進了學(xué)堂,習(xí)慣跟在他屁股后面的我,沒人玩,也開始厭倦了蘭姨每天為數(shù)不多的那幾首兒歌和游戲。在母親日積月累的熏陶下,我也學(xué)會了許多學(xué)齡前兒童不會的東西。
看哥哥每天背著母親縫制的那個花書包蹦蹦跳跳的去上學(xué),把我羨慕的心里癢癢的,每天他一放學(xué)回來,我就翻開他的課本,看他都學(xué)了些什么?有時哥哥不想寫作業(yè),就偷偷的讓我?guī)退麑憽?/p>
哥哥上二年級的時候,我還不不夠上學(xué)的年齡,該報名了,我纏著爸爸帶我去學(xué)堂,我說“我想像哥哥那樣去上學(xué)?!卑职挚次艺嬲\渴望的眼神,一把就把瘦小的我舉過頭頂,讓我騎上尿脖,直奔學(xué)堂去。我拍打著爸爸的頭頂,“下去,下去,我要下去”我心里想,我都快要上學(xué)了,這樣叫別人看見什么樣子。爸爸可不管那么多,樂呵呵的抓著我的兩只腳,楞是不讓我下來。
到了學(xué)堂,父親找到校長室。校長是我們本村的一個馮大爺,“哥,我閨女要上學(xué)!”馮校長看看還在父親脖子上瘦小的我,哈哈大笑?!笆赜?,你開玩笑不成?”“是真的,我想上學(xué)?!睆母赣H脖子上下來,我使勁往馮校長面前站過去,馮校長看了看我堅決的表情,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“真想上學(xué)?上了學(xué)可就不能想跑著玩就跑著玩啦!”“我不玩,我識很多很多字的?!薄昂?,那我找張卷子你做做,如果你能考滿分100,我就收你這個學(xué)生?!?/p>
一會的功夫,我做完了語文數(shù)學(xué)兩張卷子,沒有絲毫的錯誤,兩張卷子都是100分。那時候上學(xué)年齡沒有嚴(yán)格要求,手續(xù)也沒有那么繁瑣,就這樣我被破例入了學(xué),開始和哥哥一起上學(xué)、放學(xué)。
哥哥的調(diào)皮是村里出了名的,比如冬天放學(xué)后,他一溜煙帶我到村子?xùn)|邊的河里去溜冰,我不敢,只在河邊上小心翼翼的。哥哥大膽的溜來溜去,但有時不巧就漏到冰窿里,渾身像個冰棍似哆嗦著跑回家,這樣的場景不止一次的發(fā)生過,母親一邊罵他不聽話,數(shù)落我不阻止哥哥,一邊趕緊升火給哥哥烤身子。
哥哥好動又好奇,不知道他那個大腦袋里每天在想些什么?放學(xué)路上地上的一個螞蟻坑能拖住他的腿,樹上一只鳥叫也能讓他抬頭看半天,有時我不等他回家好半天也不見他影子。
母親平時溫順,沒有脾氣,但哪天發(fā)起脾氣來也是滿村皆知,我乖巧沒挨過打,但哥哥沒少挨踢屁股。如果哪天真的打了哥哥,也是調(diào)皮的哥哥學(xué)習(xí)不用心,她恨鐵不成鋼的無奈之舉。
記得有一次下午哥哥放學(xué)貪玩,直接跟小伙伴瘋玩的忘了回家,等天都擦黑還沒見著影子。哥哥剛一進家門,母親正在搟面條,隨手抄起搟面杖舉起來就要打,我和哥哥從沒見過這陣勢,哥撒開腳丫子就跑,母親舉著搟面杖就追,我緊跟后面去拽母親腿,一邊拼命拽一邊讓哥哥快跑,我們娘三你追我趕的跑了大半個村子,不知道的鄰居還以為發(fā)生了啥大事,最終哥哥也沒少挨這頓揍!打那以后我們姊妹再也沒敢不寫作業(yè)就瘋玩去了。
漸漸長大,哥哥挨揍的時候越來越少了,但印象最深的還是有一個休息日,父親和母親去城里購買東西,讓我和哥哥上午在家把作業(yè)寫了再玩,誰知父親母親前腳剛走,村里幾個小伙伴就來找哥哥玩,剛開始玩打拉子,就是把一根小木棍兩頭削的尖尖的,就成了拉子,再用另外一根粗一點的使勁敲尖尖的拉子頭,看誰打的遠誰贏。接著又玩推鐵環(huán),玩得不亦樂乎。
母親一走,整個院子哥哥成了孩子王,玩的熱火朝天!快晌午了,我提醒哥哥,“媽快回來了,別玩啦”哥哥也擦把大汗說“不玩啦,不玩啦!”誰知整個上午老是輸?shù)拇髱?,不服氣,硬是拿著方寶要和哥哥再比一比。哥哥氣盛,說“好吧,再玩最后一次”便拿出自己的方寶和大帥戰(zhàn)了起來。哥越急越輸,方寶輸完了怎么辦,書包里的本子看也不看就撕開了折方寶。
恰在這時,父母進了院子,看到哥哥手里在撕本子,母親的臉黑下來,一場暴風(fēng)雨立刻來臨!照著哥哥屁股就是幾腳,母親讓孩子們散了后,還不解氣,轉(zhuǎn)身丟給我和哥哥兩只籃子,“你們倆不想學(xué)習(xí)光想玩,是吧?連作業(yè)本都敢撕,不要上學(xué)啦,以后就天天去田里給薅豬草,今天不弄滿別回家吃飯!”
夏天的中午,太陽火辣辣的,要知道平時家里再忙,父母都沒讓我們姊妹下過地,到哪薅一籃子豬草去?到了東地大堤上,哥哥把籃子一撂,衣服往臉上一蒙,在地上躺了個八字,睡起大覺來,我熱得小臉通紅,東一顆西一顆的挖豬草,我快挖半籃子的時候喊哥哥“哥,你還不挖,咱啥時候能回家吃飯?”“挖什么挖?我屁股還疼著呢!媽真狠!我不回家啦,跳河去!”
說完折身起來,甩掉鞋子,就奔著大河跳了進去,一個猛子扎入河里,沒了影子。我想也沒想就跟著跳下河,一邊哭一邊伸手亂摸“哥......哥.....”。哥哥從水下伸出腦袋,抖抖頭上的水露出一臉壞笑:“你嚇的啥?我熱了只是想洗個澡而已……”我破涕為笑,氣得拍水打起哥哥來,幸虧河水不深就到我胸脯,可我腳上的鞋因為著急不知丟到哪里?哥哥花了半天光景才給我撈回鞋子。
不知村里的哪位大娘看見了這情景,急急忙忙跑回家給母親捎話說“你倆娃不知咋回事正跳河嘞!”母親撒開腳丫子就往河堤上跑。母親氣喘吁吁的跑到河堤上的時候,我和哥哥正在晾曬外衣和鞋子,看我倆沒事,她通紅的臉又突然黑下去“走,回家!”哥哥挎了個空籃子,耷拉著腦袋屁顛屁顛的跟著回了家。
我們姊妹三個,從小就讓父母很省心,就沒因為爭一口吃的或搶一個玩具而紅過臉??偸悄阃莆易專嗷ブt讓。妹妹比我小了三歲,乖巧文靜,但體弱多病。父母對她疼愛有加,我和哥哥也總是護著她。
妹妹不喜歡滿村子和小伙伴們瘋跑,但年齡相仿的孩子卻總喜歡圍著她打轉(zhuǎn)轉(zhuǎn),因為她總是指揮小伙伴們做各種各樣好玩的游戲,什么你扮演獅子,我扮演老虎之類的,她腦袋瓜子遺傳了母親,每天組織小伙伴玩不重樣的游戲。父母??渌龑砟茏鲱I(lǐng)導(dǎo)干部的料,現(xiàn)在也正如他們預(yù)料,妹妹在區(qū)委組織部,才高八斗,技壓群芳,善于領(lǐng)導(dǎo)和規(guī)劃,年紀(jì)輕輕的便走上領(lǐng)導(dǎo)崗位。
從小我就覺得妹妹的運氣好,因為是老小,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。就連我們小時候雖然日子不算十分富裕,她也享受著我和哥哥享受不到的待遇。
每天清晨或上午,一聲清脆的“賣麻花啦......來買麻花......”傳來,必定在我們家的門口停下,那位賣麻花的女人,臉很黑還有無數(shù)的麻子坑,聽說是小時候得天花落下的。她面目有點嚇人,人也不大,也就不到四十歲的樣子,卻像個小老太似的??偸强嬷粋€外表破舊的竹籃子,籃子上面蓋著一層白白的紗布,我偷偷看過那個籃子,里面也讓她用縫了一層白布,雖然沾滿了油漬,但看得出麻花是干凈衛(wèi)生的。
“麻子老太賣麻花,逗得大家笑哈哈”一群小屁孩沒錢買麻花,經(jīng)常跟在她后面瞎起哄。她也不生氣,總是很和善??赡赣H從不允許我們跟著這么叫,她讓我們叫她大娘。我感覺叫她大娘的時候,她的眼睛亮閃閃的。
只要麻花大娘一來,母親便東問幾句西問幾句,什么今天麻花賣的怎么樣之類的。母親說完付了錢,便拿給妹妹一根香脆脆的兩股麻花。即使母親不在家,那個麻花大娘也會給妹妹丟下一根麻花,過后母親再給錢,從不例外,好像是和母親母親約定好似的。
有時麻花大娘也會微笑著問我和哥哥“要不也給你們一人來一根?”我和哥哥使勁咽咽口水,拼命的搖頭不做聲。母親沒有允諾過的事,我們倆可不敢擅自做主。那麻花大娘可能也是真心希望我們家能每天買她三根麻花,當(dāng)然沒經(jīng)母親答應(yīng),她也從來沒有給我和哥哥麻花吃。
我和哥哥多年都沒有搞懂這個問題,為什么每天母親固定給妹妹買一根麻花?為什么我們姊妹幾個不能都買一根?買一根的話為什么每天只給妹妹一個人?
當(dāng)然,妹妹也經(jīng)常偷偷掰一小口,讓我和哥哥解解饞,才不至于我們黏著母親也要買麻花吃。
直到兩三年后,那個麻花大娘不再吆喝我們每天熟悉的聲音,她死了?!罢婵上В粋€不容易的人?。 蹦赣H母親很惋惜的哀嘆道。
直到那一天,母親才給我們講起她悲慘的遭遇。她是我們后面一個村莊的,這女人小時候得了天花,沒失去性命卻落了一臉的麻子。
好端端的誰愿意娶個麻子姑娘,直到三十多歲才嫁給后村大她十幾歲的窮小子,窮小子對她很好,婚后生了一個男孩子。一家人剛開始歡天喜地的過日子,可是她生了個憨兒子,整村人都開始在她背后嚼舌根,說她長了克夫克子的命。
誰知命運偏偏應(yīng)驗了烏鴉嘴村婦們的話,婚后第四年她男人病死啦。她孤苦一人帶個傻兒子怎么過?幸好這女人會炸麻花的技藝,靠著每天走街串巷賣幾根麻花維持生計。
聽母親講完她悲慘的境遇,我和哥哥也不禁同情起她來?!澳赣H,你為什么以前不告訴我們她的故事?那為什么你不多買兩根麻花多幫幫她?”我們怯生生開始向母親問起我們一直以來的疑惑。
母親摸摸我和哥哥的頭“傻孩子,告訴你們她的遭遇,怕你們小孩子瞎說,不小心會傷到了她。買一根麻花也是我每天從牙縫里摳出的錢,已經(jīng)很不容易,哪有那么多錢買的起?”我不甘心的問:“那為什么只給妹妹一個人吃?”
母親笑著說:“買給最小的孩子是最好的理由,不然麻婆婆知道是我刻意照顧她的生意,會不安心的!”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,好像明白一點母親的那一番苦心。其實長大后才真正懂得,善良是照亮世界的光,是人間最美麗的風(fēng)景。
童年不經(jīng)意的走過,在我們姊妹的人生長河里,留下一道道難忘的波痕,若有若無,但卻始終指引著我們航船的方向,披浪斬波,奮力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