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金少荃
圖:來源網(wǎng)絡(luò)
童年是一首歡樂的歌,歌唱她純真與美好;童年又是早晨冉冉升起的一輪紅日,給人生帶來光明和希望;童年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;我的童年卻過著饑餓的生活,可以寫一部饑餓史。
人生易老,如白駒過隙,我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在快速地老去,頭發(fā)不知不覺地花白了,臉上的皺紋不知不覺地加深了,如刀砍斧劈,皮膚再也不光鮮了。我青春不再,然而我對青春的印象日久彌深,日久越濃,日久越清晰,我的青春是苦澀的,不堪回首,青春常常使我感到渺小和自卑,但她是我的精神財富,她摧我奮進,負重前行。
我的母親,出身寒門,嬌小玲瓏,貌美如花,但家里貧寒,無錢打扮,但穿著干凈整潔,她在祖國三年困難時期的最后一年里不幸懷上了我,并在1962年農(nóng)歷二月二日龍?zhí)ь^的戌時誕生了我,我很小不足六斤,許久不動不哭,父親以為又是一個死嬰,正準(zhǔn)備扔進尿桶時,我擅動了一下,我命不該絕啊,父親這才為我剪掉臍帶,清洗包裹起來,父母親非常高興。他們覺得我能給這個家?guī)硐M?,因為在我之前沒有養(yǎng)育成功,雖然我的出生沒有任何祥瑞,但還是寄托了宏偉的希望。我們住在一個叫木竹坪的山腰上,竹園多,除了木竹,沒有其它特產(chǎn),那里貧窮落后,窮山惡水,思想保守,父親更是一個典型的標(biāo)本式農(nóng)民,語言很少,固執(zhí)己見,我爺爺有三男二女,二爺有五女無男孩,爺爺便將父親過繼給了二爺,誰知不久二奶生了一個男孩,我父親在家中的地位直線下降,還常常受到歧視,父親的個性變得古怪孤獨任性,他深知光宗耀祖,我爺爺是大甲長,能文能武,能說會道,走州過縣,打官司,講道理,無不讓人折服,遺憾患急病,民國二十一年,英年早逝,享年三十六歲。父親沒能繼承爺爺?shù)倪z志,光宗耀祖,便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,讓我快快長大,讀書識字,光耀祖宗,如族譜一樣“子振家聲”。
事實證明,我的出生是不幸的,首先,家里貧窮,沒有雞,魚,蛋,面等發(fā)奶的實物,我生下來就沒奶吃,母親用玉米粥喂我,我把嘴移開,一個勁兒哭鬧,母親流著傷心的淚水,苦無良策,父親也一個勁兒唉聲嘆氣,那時沒有奶粉,即使有奶粉也無錢買,好在天無絕人之路,鄰居幺娘比母親早八個月生娃,尚未斷奶,那時幺叔任生產(chǎn)大隊會計,日子比我們好過,幺娘又是生第一胎,奶水充足,一對又大又圓的乳房充滿了無窮的乳汁,我的堂哥怎么也吃不完,真是天賜良機,幺娘仁慈,每當(dāng)乳房脹痛了,就到我家來奶我,我就可以美美地飽餐一頓,我就這樣飽一頓餓一頓地長到一歲,斷奶后也只有洋芋,紅薯,玉米充饑了,至于大米,面粉,肉食之類,只有逢年過節(jié)才能美美地享受一頓。
那時的我,先天不足,后天畸形,腦袋大,脖子細,身子瘦弱,三歲時,有嚴重的蛔蟲病,沒錢買藥醫(yī)治,人瘦成了一把藤,好心人王老師看見我不成人樣子,給我買了一盒專治蛔蟲病的寶塔糖,我吃下后,拉下一堆蛔蟲,我才慢慢的恢復(fù)了人樣,父母親和我都把王老師當(dāng)成了大恩大德的人,并讓我認王老師為干爸,我當(dāng)了王老師的干兒子,我有這樣的老師做干爸,真有說不出的高興,干爸離我家不遠,都在一匹山上,干爸那時雖然是民辦教師,但他是老高中生,知識豐富,教書認真,關(guān)心學(xué)生,深受學(xué)生愛戴,我自從有了干爸,身體漸漸的好起來,干爸教我讀書識字,知識也有了很大增長。
如果說童年印象中最深的是什么,那便是忍饑挨餓,那時候集體勞動,吃大鍋飯,生產(chǎn)隊分的糧食根本不夠吃,而自家的一點菜園子少得可憐,能打補充極為有限,尤其是青黃不接時,挨餓是常有的事,那時國家對糧食嚴重不足的地方發(fā)放一點供應(yīng)糧,我們家六口人,春三月鬧春荒時給了一百二十斤供應(yīng)糧,父親患了病,背供應(yīng)糧任務(wù)就落到我十二歲的頭上,父親叫我先稱十斤接口,因為有三天斷糧了,我懷里揣著購糧本,腰上拴著麻布袋,餓著肚子,走在鄉(xiāng)間小路上,盡管春暖花開,春光明媚,卻無心欣賞,路過一戶人家,屋里正往外冒著香噴噴的肉香,我心里直流口水,邁不開步子,我堅持著離開了,在路邊掐了一把嫩茶葉吃了。
糧店人很多,排著長長的隊伍,早上出發(fā)了,十二點到達,排隊直到下午四點,我去掏購糧本卻發(fā)現(xiàn)不見了,我在身上搜了又搜沒有,我在糧店場地上找了又找還是沒有,我著急得哭了起來,我說有沒有人撿到我的購糧本,那可是我們?nèi)胰说拿?,身邊的人有同情的安慰幾句,好好找找,幸許在哪里呢?也有麻木不仁的,糧食這么緊,還弄丟,不是自己不想活了嗎?。我一直找到天黑什么也沒有發(fā)現(xiàn),我流著淚回了家,父母親沒有責(zé)備我,只是一個勁兒嘆氣,這日子怎么過啊,父親拖著病第二天去找了生產(chǎn)隊長,生產(chǎn)隊長讓找大隊長,然而無濟于事,那一個月,我們?nèi)依站o褲帶,用野菜充饑,雖然熬過來了,但都患了浮腫病,直到新糧出來,浮腫才消,那是1974年春天,說來真奇怪,1979年的春天,我們家收到一封短信和一個購糧本,信中內(nèi)容是:
尊敬的受害者,1974年3月某一天,我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,我偷了你們的購糧本,也不敢去買糧,也不敢還給你們,怕你們告發(fā)我,我心里一直倍受折磨,而且與日俱增,而今已經(jīng)五年了,我終于想明白了,我要懺悔,我要把購糧本還給你們,一斤不少地還給你們,雖然對于你們毫無作用,可對于我是一種解脫,請原諒我的錯誤,甚至是罪惡,不要問我是誰,我虔誠地道歉。一個罪人!1979年3月5日
當(dāng)我看到信和購糧本,心里五味雜陳,無言以對。讓人感動的是,改革開放了,人民生活好轉(zhuǎn)了,思想品德也提高了,多讓人欣慰??!
我的童年又苦又澀,但也有快樂的事,那就是特別喜歡讀書,1970年秋,我終于入了學(xué),學(xué)校在黑虎丫,地勢高,在風(fēng)口浪尖上,站在操場上能看見許多低矮的山,一覽眾山小,學(xué)校總共只有四個年級,從一年級到四年級,每個年級十來個人,共四十多人,上復(fù)式課,一個年級上課,另三個年級做作業(yè),冬天冷了,下雪了,上課的年級都圍在火堆旁,拿上書跟老師讀,下了課就在操場上打雪仗,堆雪人,其樂無窮,我那時學(xué)習(xí)好,李老師特別愛護我,李老師也是民辦教師,文革前高中畢業(yè),學(xué)識淵博,后來因違反計劃生育政策,被取消了代教,他教書很認真,每次輔導(dǎo)區(qū)(公社〉舉辦的考試,平均成績均在全輔導(dǎo)區(qū)前列,1973年父親病了,病得不輕,頸椎上生了瘡,當(dāng)?shù)亟锌愁^瘡,那時沒錢住院治療,后來在楮河那邊找了一個赤腳醫(yī)生,那個赤腳醫(yī)生姓康,康大夫用土方法治好了父親的病,因父親病重,母親讓我停了學(xué),李老師知道后,親自到我家動員我繼續(xù)上學(xué),那次李老師還被我家大黃狗咬了一大口,把一塊肉都刁跑了,父親開口說:“不管我是生是死,小虎子的讀書不能停",就這樣,我又能繼續(xù)上學(xué)讀書,當(dāng)然很高興,讀書讓我忘記了饑餓,在學(xué)習(xí)上也更是用心,學(xué)習(xí)成績一直良好,后來到了中心校,上完了小學(xué),再后來上完了初中,高中直到考上了中等師范學(xué)校。
母親在1972年生了一個小弟,聰明伶俐,活潑可愛,他很聽話,很逗人喜歡,很懂事兒,他比我強多了,我認為他將來才是我們家最有出息的人,他才真正是我們家的希望,但一場急病奪走了他小小年紀的生命。
1974春節(jié),小弟順子喜歡滑雪,我們住的那里地勢平坦,積雪盈尺,正好滑雪,滑雪工具十分簡單,用一條高條凳,翻過來,就成了天然的滑雪板,人蹲在板凳上,雙手抓住板凳腳,想怎么滑就怎么滑,小順弟一玩就無止境,乃至玩久了,沒有烤火,一連三天都這么玩,結(jié)果感冒了,轉(zhuǎn)成了嚴重的肺炎,這是我后來推斷的,小順子病得嚴重,已經(jīng)昏迷了一天了,父親那時既沒有錢給小順子看病,又愚昧無知,他竟然跑三十幾里路,到觀音堂請一個自稱是觀音菩薩取神藥,藥取回來了,小順子弟已死亡了,他是死于貧窮和愚味啊。
象我這樣貧窮的家庭,是很難找上女朋友的,我想如果不是我自強不息,奮斗不止,好好學(xué)習(xí),天天向上,考上了中等師范學(xué)校,有了一份工作,恐怕一輩子打單身,在農(nóng)村越是貧窮,越是才有早婚早育的現(xiàn)象,1973年,前面說到父親患了重病,他自已覺得大勢之趨不遠了,便委托我四姑媽給我物色對象,四姑媽就給介紹了本隊的一戶人家,是一個小家碧玉,一個叫小芳的姑娘,四姑媽帶上我去相親,時間記得是桃花三月,小芳門前的桃花十分鮮艷,小芳家的房屋十分破舊,土墻象剝了皮一樣,斑斑點點,裂縫很多,家徒四壁,小芳有老實巴交的父母親,有兩個本本分分的哥哥和一個耳朵不靈的姐姐,跟我家真正門當(dāng)戶對,小芳人不高,才七八歲,衣服雖然很舊,倒也很干凈整潔,臉上雖然缺乏營養(yǎng),卻有光彩,也許是燦爛的桃花映上的吧,她五官端正,語音輕柔,動作靈活,輕步慢走,甚是怕羞,我既談不上一見鐘情,也談不上討厭,迫于父愛,四姑媽問我咋樣,我一言不發(fā),四姑媽便以為此事便成了,過了幾天,小芳和她母親在四姑媽的帶領(lǐng)下,來到了我的家,這便是正式定親了,從此,我便有了小媳婦兒,那時我才九歲,同學(xué)們笑話我,周圍的小朋友笑話我,我整天無地自容,見了人就回避,生怕別人說笑話。以后我再也不想去小芳家走動,我最怕逢年過節(jié)日,過年要拜年,逢節(jié)要拜節(jié),每次父親都準(zhǔn)備好禮物,讓我去小芳家,小芳送的涼草鞋啦,布鞋啦,我都不好意思穿,盡管也沒鞋穿,小媳婦兒成了我的枷鎖,讓我難已沖破。
這是我記憶中童年,充滿了饑餓,憂傷,苦難的童年,沒有那時的苦難,就沒有今天的事業(yè),當(dāng)了老師,為人師表。
歡迎原創(chuàng)作品投稿,投稿郵箱609618366@qq.com,本號接受鄉(xiāng)情、鄉(xiāng)愁、鄉(xiāng)憶類稿件。隨稿請附作者名,以及個人原創(chuàng)的聲明,帶圖片最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