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張塢村果園里的蒲公英
文圖 | 王志英 薛美芳
蒲公英,又名婆婆丁,是一種到處可見的小草兒,葉子像鋸齒,匍匐在地,正中間向上長出一根或幾根空徑,徑上戴著一頂小黃花帽兒。隨著小黃花的老去,蒲公英的頭狀花序就變成了一個個白色絨球,絨球上長滿一粒粒日漸成熟的種子。只要風婆婆一動,它就將它的白色絨球吹散,而且吹得遠近都是,吹到豐收的果園里,吹到人山人海的公園里,吹到潮濕的水渠邊,吹到巍峨的山腳下,吹到細小的磚縫里和瓦礫堆里……一遇雨,便會蓬蓬勃勃地發(fā)芽,生根,長葉,開花,再長滿一粒粒日漸成熟的種子,這便完成了它的一次生命輪回……蒲公英,雖小猶榮,與其他小草相比,它有著色彩斑斕的優(yōu)勢,在群眾中享有盛譽。
我贊美蒲公英“有土就生長”的精神。只要微風一動,它就四處飄蕩;只要四處飄蕩,它就能飄到有土的地方,那巴是磚縫里的一小撮碎土,蒲公英也會發(fā)芽生根,茁壯成長……
我贊美蒲公英出身卑微,卻長得一身踏實的作派。一立春,它不拿捏,不做作,不浮不燥,不聲不響,為報春而來,有一種“待到山花爛漫時,它在叢中笑”的愿望,雖然算不上“一道亮麗的風景”,卻是一種美好的風情,一種縱使弱小也要擠進來裝扮春天的風情。
我贊美蒲公英的食用價值。蒲公英可以生吃,將其鮮嫩莖葉洗凈,瀝干蘸醬,略有苦味,味鮮青香且爽口;也可以調(diào)涼菜,將洗凈的蒲公英用沸水焯1分鐘,瀝出,用冷水沖一下。佐以辣椒油、味精、鹽、香油、醋、蒜泥等做成可口美味的小菜;也可以拌菜吃,將洗凈的蒲公英拌上面粉蒸而食之;還可以做餡料,將蒲公英嫩莖葉洗凈水焯后,稍攥、剁碎,加佐料調(diào)成餡(也可加肉)包餃子或包子。
我也贊美蒲公英的藥用價值。蒲公英既不花錢,又很方便,具有接近平民的“平民品格”。只要你平時把采集下來的蒲公英洗凈、曬干,保存在陰涼通風的環(huán)境中,用的時候可取少許,放在茶杯中,用沸水沖泡,三、五分鐘后就可直接代茶飲用。飲用蒲公英茶,一是清熱解毒,特別是當你出現(xiàn)肝熱或者身體腫痛,以及傷口感染等不良癥狀時,及時用蒲公英泡水喝,就能預防癥狀惡化,而且能讓癥狀盡快好轉(zhuǎn)。二是美容養(yǎng)顏,因為蒲公英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(zhì)和多種對人類皮膚有益的維生素與微量元素,既能消除皮膚炎癥,又能促進皮膚細胞再生與代謝,經(jīng)常飲用還能抑制色素沉積,減少色斑生成。三是抗菌消炎,能有效清除人體內(nèi)的多種病菌與病毒,它對人體內(nèi)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少兒桿菌和大腸桿菌的抑制作用最為明顯,平時堅持用它泡水喝,能有效預防腸炎和傷口感染等多種不良癥狀發(fā)生,對維持人體健康有很大好處。四是提高身體免疫力,因為蒲公英含有大量的天然菊糖和葡萄糖以及維生素c,這些物質(zhì)被人體吸收后,都能提高人體的抗病毒能力,抑制人體內(nèi)病毒的活性,同時也能促進免疫細胞再生,能讓人體免疫功能明顯提高。素有清熱解毒抗感染的“八大金剛”之譽。
墨客文人也對蒲公英留下了贊美之詞。如江西詩人左河水寫的《思佳客·蒲公英》:冷落荒坡艷若霞,無花名分勝名花。農(nóng)夫腳下庸雜賤,食客盤中色味佳。飄似舞,絮如紗,秋來志趣向天涯。獻身喜作醫(yī)人藥,意外芳名遍萬家。
我贊美蒲公英,更愛戴蒲公英!
欣賞更多原創(chuàng)運城生活圖文,敬請關(guān)注“運城之窗網(wǎng)”頭條號。
責任編輯:張國平
備案編號:運城網(wǎng)信A00236號